12月11日15時,由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建設,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、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,武漢大通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監理,中鐵大橋局參建的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,為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交通網絡再添“關鍵一橫”。
項目簡介
黃茅海跨海通道于2020年6月開工建設,是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發布后首個開工建設的跨海通道工程,將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西延線的功能,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,加速大灣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,為區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。
項目起于珠海市平沙鎮,終于江門市臺山市斗山鎮,全長約31公里,其中跨海段長度約14公里,雙向六車道,設置服務區1處。通車后,珠海至江門的陸路通行時間將從1個多小時縮短至30分鐘左右。
中鐵大橋局主要承建高欄港大橋西塔、西輔助墩與西過渡墩及該部分鋼箱梁(含中跨合龍段)、斜拉索安裝,黃茅海大橋東塔、東輔助墩、東過渡墩及該部分鋼箱梁(不含中跨合龍段)、斜拉索安裝以及中引橋下部及上部結構施工。另外,中鐵大橋局橋科院技術團隊在橋梁施工監控、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智能建造、阻尼器產品監理咨詢等多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為跨海通道建設貢獻智慧力量。
C位越過黃茅海
黃茅海跨海通道,以一道優美的弧線劃過海洋,被形象地稱為“大C灣”。路線全長約31公里,采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,設計時速100公里,可抵抗17級臺風。
通道包含2座大跨度斜拉橋,其中高欄港大橋主跨700米,采用鋼箱梁雙塔單跨斜拉橋設計。
黃茅海大橋主跨720米,采用鋼箱梁三塔雙跨斜拉橋設計,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。
兩座斜拉橋共5座主塔,均為纖腰獨柱式異形索塔,即大家熟知的廣州塔“小蠻腰”造型。塔高254.7米,相當于90層樓的高度。
TY墩展翅翱翔
若把黃茅海跨海通道的5個主塔比作直插云霄的利劍,那么黃茅海大橋和高欄港大橋之間呈弧形的非通航孔橋上的19個橋墩,則如忠實、沉穩的護衛兵,連通著兩座身姿挺拔的通航孔橋。
TY墩即墩柱整體為字母“T”“Y”結合的形狀,下部為實心高墩,上部為大懸臂蓋梁,蓋梁中間為鉆石鏤空形。TY墩的懸臂桁架,利用大型吊機進行吊裝,它和底部托架、三角區桁架一起相當于先為懸臂塑形,這些輔助性設備安裝好后,再一節節安裝部品鋼筋,最后再灌注混凝土成型。
大海之上架“天平”
黃茅海大橋東側鋼箱梁吊裝范圍內共有51個節段、12種類型,標準梁段重361噸,總重約19105噸。
高欄港大橋西側鋼箱梁吊裝共49個節段、11種類型,單節標準梁段重370噸,鋼梁總重18817噸。
除墩頂塊由3600噸起重船“大橋海鷗號”架設外,其他節段均由2臺250噸架梁吊機架設。另外,黃茅海大橋與高欄港大橋之間1600米的中引橋,共32節梁段,也全部由“大橋海鷗號”完成架設。
橋梁集群工程撐起“軌道上的大灣區”
1997年,虎門大橋建成通車,珠江口迎來首個跨海超級工程,倒V變成了小三角。
6年前,港珠澳大橋通車,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“脊梁”被有效打通。
今年,深中通道通車,珠江口黃金內灣小三角畫上關鍵一“橫”。
如今,作為港珠澳大橋西延線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,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向廣東西部沿海地區輻射,為粵西人民帶去發展的福音。
座座了不起的橋梁工程,支撐起“軌道上的大灣區”。大橋人在建設交通強國的道路上永不止步!
文字|王小梅 張璞 白紅麗
圖片|馮珠仔 郝笑天 張璞
支持單位|黃茅海項目部 四公司 橋科院
上一篇:
下一篇: